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阳光统计 > 统计信息

服务业贡献日益突出 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——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服务业发展成就综述

发布日期:2017-09-22 15:17   来源:合肥市统计局    阅读: 次

党的十八大以来,合肥市委、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,积极克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困难,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,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,助推全市服务业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蓬勃发展,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,引领全市经济转型升级,加快发展作用进一步提升。

一、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,对经济社会贡献与日俱增

党的十八大以来,全市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,2014年人均GDP达到10971美元,首次超过1万美元。国际经验表明,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步入中等收入阶段后,服务业需求进入加速扩张阶段,是服务业腾飞的时期,我市服务业发展成效显著,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举足轻重。

(一)服务业实力持续增强,省会城市位次前移

2016年,全市服务业增加值2822.97亿元,是2011年的1.7倍,年均实际增长11%,比全省和全国分别高出0.4和3个百分点。2012年—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量依次为205.08、234.26、200.55、353.39、403.41亿元,增量快速扩张。2016年,在省会城市中合肥市服务业增加值居第12位,比2011年的第15前进3位,超越石家庄市、长春市和哈尔滨市。

(二)服务业占比加速提升,引擎作用凸显

2016年,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到45%,比2011年的39.2%提高了5.8个百分点,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,从2011到2016年间,服务业占GDP比重依次为39.2%、39.2%、39.8%、39.9%、42.7%、45%,其中,2012年与上年持平;2013年、2014年分别提高0.6、0.1个百分点,均低于1个百分点;2015年、2016年分别提高2.8、2.3个百分点,是年均值的2倍以上,加快态势明显。2016年,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首次突破50%,达到51%,比2011年提高20.8个百分点;拉动GDP增长5个百分点,比2011年提高0.4个百分点,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。

(三)服务业投资较快增长,成为带动投资的主领域

近年来,服务业投资增速明显超过整体投资的增速。2016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4152.11亿元,是2011年的2倍,年均增长15.8%,增幅高出全社会投资1.8个百分点。2016年全市服务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63.9%,比2011年提高4.9个百分点,发展后劲充足。

(四)服务业创业持续活跃,成为新增企业的主力军

随着“五证合一”等商事制度便利化改革推进,“双创”平台深入建设,有效激发社会各界创业热情,服务业企业数量快速增长。2012-2016年,服务业累计新登记注册企业39.99万家,年均增长24.4%。2016年,服务业新增企业达到12.03万家,平均每天新增330家,占全部新登记注册企业比重达到89.7%。

(五)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,成为吸纳城乡居民就业的主要渠道

随着合肥服务业的快速发展,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作用进一步增强。2016年,全市服务业吸纳从业人员263.3万人,比2011年净增59.1万人,年均增长5.2%,高于全社会从业人员3个百分点。2016年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9.7%,比2011年提高6.8个百分点。服务业从业人员增加,比重上升,社会效益不断提升。

(六)服务业税收快速增加,对财税增长贡献显著

由于“营改增”政策的逐渐全面实施,成效进一步显现。2016年,全市服务业实现税收收入662.45亿元,比2012年增加295.02亿元,年均增长15.9%,快于全部税收3.1个百分点。2016年,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为66.6%,比2012年提高6.8个百分点,对全部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达101.9%。服务业对税收增长“稳定器”的作用不断凸显。

二、新兴服务业竞相发展,服务业转型升级蹄疾步稳

党的十八大以来,新经济新服务快速兴起,引领服务业加快转型升级、结构调整,服务业在稳步快速发展的同时,也呈现出结构不断优化的新趋势。

(一)“互联网+”融合加快,信息产业发展迅猛

党的十八大以来,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,移动应用大量普及,信息消费大幅增加。传统产业与“互联网+”加快融合,带动产业链、供应链和价值链重塑,一方面推动互联网行业迅猛发展,另一方面软件和信息技术市场需求不断加大,推动行业不断发展。

2016年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数426家,比2012年增长2.4倍,实现营业收入292.75亿元,比2012年增长1.6倍。电信、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业、互联网和相关服务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均发展迅速,营业收入分别为169.20、10.27、113.28亿元,较2012年分别增长1.0、4.9和3.1倍。

(二)现代服务业占比提高,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

十八大以来,在一系列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举措下,我市现代服务业获得长足发展,服务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。

从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看,2016年,全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769.39亿元,是2011年的1.8倍,年均增长11.9%,高出服务业增速0.9个百分点;现代服务业占比达到62.7%,比2011年提高6.5个百分点,比传统服务业占比高出25.4个百分点。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看:2016年,全市共有规模以上现代服务业企业1991家,比2012年增加961家,年均增长17.9%;实现营业收入832.56亿元,年均增长15.7%。2016年,全市现代服务业企业数占全部规上服务业79.5%,高于传统服务业59.0个百分点,占比差额较2012年扩大了15.9个百分点;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占全部规上服务业64.0%,高于传统服务业28.0%,占比差额较2012年扩大10.7个百分点。

(三)科技创新建设加快,科技服务业成长明显

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市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,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和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契机,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,引入建设一批新型科技服务机构。2016年,全市共有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948家,比2012年增加479家,年均增长19.2%,高于规上服务业增速7.5个百分点;实现营业收入527.68亿元,年均增长16.1%,高于规上服务业5.7个百分点。科技服务业占全市比重提高,2016年科技服务业企业数和营业收入占全市规上服务业37.9%和40.6%,分别比2012年提高5.3个和4.0个百分点。

规上服务业资料显示:在科技服务业六大行业类别中,科技推广及相关服务、科技信息服务、综合科技服务发展较快,三个行业大类营业收入分别年均增长28.6%、25.8%和21.8%,高于科技服务业年均增速12.5、9.7和5.7个百分点,营业收入占全部科技服务业比例均明显提升。

(四)高技术发展成绩斐然,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需求增长

十八大以来,高技术服务业规模快速扩大,智能语音、量子通信处于国际领先地位,工业设计、IC设计、药物研发、生物育种等研发设计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。无线传输技术更趋成熟,网络电视、移动电视迅速发展。企业注重加大科研成果转换,环保意识、产权意识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意识也进一步提高。

2016年,全市共有规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800家企业,较2012年增加465家;实现营业收入430.11亿元,年均增长16.0%。企业数和营业收入占全部规上服务业比例逐年稳步提升,2016年,规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数占规上服务业企业32.0%,比2012年增加8.7个百分点;营业收入占规上服务业33.1%,比2012年增加3.1个百分点。

其中,信息服务、检验检测服务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、知识产权服务、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营业收入分别年均增长21.4%、41.7%、44.7%、29.9%、35.3%,营业收入占全部规上服务业企业比重分别为62.2%、2.5%、1.2%、0.9%、0.4%,占比较2012年均有明显提高。

表1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高技术服务业行业大类占比变动

收入占比

2012年(%)

2016年(%)

增减百分点

一、信息服务

51.7

62.2

10.5

二、电子商务服务

0.0

0.0

0

三、检验检测服务

1.1

2.5

1.4

四、专业技术服务业的高技术服务

10.2

9.6

-0.6

五、研发与设计服务

35.6

23.1

-12.5

六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

0.5

1.2

0.7

七、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

0.6

0.9

0.3

八、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

0.2

0.4

0.2


(五)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占全市比重稳步提高,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优势明显

2013-2016年,全市规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,企业数和营业收入增长均达一倍以上。2016年,全市共有规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406家企业,年均增长26.2%;实现营业收入268.88亿元,年均增长24.8%,企业数和营业收入增速分别高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11.4和11.6个百分点。

新一代信息技术占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主体地位,2016年,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共实现营业收入237.48亿元,占战略性新兴服务业88.3%,占比接近九成。2013-2016年,节能环保产业迅速兴起,2016年,共有规模以上节能环保产业企业81家,2012年仅有40家;实现营业收入27.56亿元,超过2012年2倍,年均增长36.0%。

(六)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,生产性服务业需求持续加大

十八大以来,我市抢抓长江经济带战略机遇,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,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,推动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,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。2013-2016年,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。2016年,全市共有规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1571家企业,比2012年增加586家,年均增长12.4%;实现营业收入969.26亿元,年均增长9.9%。

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支持下,我市信息咨询、节能环保、生产租赁和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需求不断加大。2013-2016年,我市信息服务、节能环保、生产租赁服务和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营业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18.8%、22.8%、59.8%和41.1%。

(七)生活服务业快速崛起,幸福产业快速发展

随着我市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稳步提高,对生活性服务业提出新需求,促进了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。2016年,全市共有规上生活服务业企业900家企业,比2012年增加419家,年均增长17.0%,高于全部规上服务业增速5.2个百分点;实现营业收入407.68亿元,年均增长17.5%,高于全部规上服务业增速7.1个百分点。生活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升,2016年,我市生活服务业企业数和营业收入占全部规上服务业36.0%和31.4%,分别比2012年提高2.5和4.3个百分点。2013-2016年,生活服务业中健康服务、体育服务等幸福产业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30%,分别达到39.6%、35.1%。(资料来源:合肥市政府信息公开-合肥市统计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