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阳光统计 > 统计信息

创新驱动引领发展 创新能力大幅提高——十八大以来合肥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状况综述

发布日期:2017-10-09 08:28   来源:合肥市统计局    阅读: 次

五年砥砺奋进,五年春华秋实。科技兴则民族兴,科技强则国家强。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,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推进科技创新、加快转型升级,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我市立足“大湖名城、创新高地”战略定位,励精图治、奋发有为、勇于实践、善于创新,以新思想引领新常态、以新理念指导新实践、以新战略谋求新发展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(以下简称“规上工业”)科技创新活动取得显著成效。

一、研发规模日益扩大

十八大以来,我市加大创新平台建设。通过创新载体,搭建平台,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让人才的创造潜能得以最大限度地释放,企业研发规模及参与度得以提高。

(一)研发活动企业数增多,研发机构增加近五成

十八大以来,全市规上工业有R&D活动企业数由2012年的420户增至2016年的643户,净增223户、增长53.1%,年均增长11.2%;占规上工业企业的比重由18.3%增至25.4%,提高了7.1个百分点。研发机构数由2012年的597个增加至2016年的891个,净增294个、增长49.2%,年均增长10.5%。

(二)研发人员快速增加,高端人才不断涌入

十八大以来,全市规上工业研发机构人员数由2012年的2.94万人发展到4.41万人,增加1.47万人、增长49.9%,年均增长10.7%。其中,硕博士由4831人增加到8036人,净增3205人、增长66.3%,年均增长13.6%;占研发机构人员数的比重由16.4%提高到18.2%。

(三)机构经费大幅上涨,仪器设备成倍增加

2016年,全市规上工业研发机构经费支出为119.3亿元,是2012年的2倍,年均增长20.8%。机构拥有的仪器和设备原价由2012年的38.0亿元增加至114.2亿元,年均增长31.7%。

二、研发能力大幅提高

十八大以来,全市规上工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由2012年的64.6亿元增加至2016年的121.5亿元,稳居全省第一,年均增长17.1%,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.7个百分点。研发投入强度(研发经费内部支出/主营业务收入)由2012年的0.91%上升至2016年的1.18%,提高0.27个百分点,高出全省平均水平由2012年的0.19个百分点扩大到2016年的0.30个百分点。

(一)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高

十八大以来,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保持较高增速,对规上工业研发投入的贡献不断增强。研发经费由2012年的54.9亿元增加至2016年的106.4亿元,增长93.8%,年均增长18%,对全市规上工业研发投入增长的贡献达到90.5%,占规上工业研发经费的比重由84.9%上升至87.5%;研发投入强度由1.05%提高到1.45%。

(二)内资企业是研发的主力军

十八大以来,全市规上工业中内资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由2012年的55.8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03.3亿元,增长85.1%,年均增长16.6%;投入强度由2012年的0.95%提高到2016年的1.28%,提高0.33个百分点,投入强度及上升幅度均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。

(三)三大优势行业研发能力强

十八大以来,我市加快企业转型升级、产品更新换代,特别是我市部分优势行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,研发投入大幅增加。2016年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,汽车制造业,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这3个行业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均超过25亿元,总额达79.0亿元,占全市规上工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的65%,涉及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数255户;研发投入强度平均为1.81%,远高于规上工业的平均水平,其中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,汽车制造业投入强度均超过2%。与2012年相比,三个行业研发经费增长了1.38倍,研发投入强度提高了0.47个百分点。

三、创新成果成绩斐然

(一)专利成果转化显著

十八大以来,我市企业重视创新成果保护、创新意识增强、成果转化显著。规上工业专利申请量由2012年的8525件增加到2016年的17131件,其中发明专利由2012年的2763件增加到2016年的8058件。期末有效发明专利由2012年的2749件增加到2016年的12450件。十八大以来,合肥始终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放在重要位置,不断优化政策环境、完善知识产权制度。知识产权保护可为自主创新提供一个公平合理的外部环境,能促进自主创新活动的开展,而专利则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最有效途径。专利申请量和拥有量同步大幅提升,彰显了我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大潜力。

(二)新产品产出能力提高

十八大以来,我市规上工业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大,呈现出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、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的特点。新产品开发项目数由2012年的5103个增加到2016年的5276个,增加173个;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由2012年的86.1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42.7亿元,增长65.7%、年均增长13.5%。完成新产品产值由2012年的1388.4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2620.8亿元,增长88.8%、年均增长17.2%;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由2012年的1239.3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2509.6亿元,增长102.5%、年均增长19.3%。2016年,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24.4%,比全省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,比2012年提高7个百分点。

(三)科技创新软实力增强

十八大以来,我市规上工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软实力培养,从发表的科技论文、拥有注册商标、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来看,其数量都有着明显的上升。发表科技论文由2012年的2197篇增至2016年的2540篇,增加361篇;拥有注册商标由2012年的3039个增至2016年的6332个,增加3293个,是2012年的两倍多,其中,境外注册由2012年的592个增加至2016年的1677个。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由2012年的317个增至2016年的491个,增加174个。修订《合肥市促进自主创新政策实施细则》,制定相关扶持政策,增强我市科技创新软实力,推进自主创新能力。2016年,在全国147个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,合肥高新区综合排名第6,稳居全国高新区的第一方阵,其中可持续发展能力位居第1。在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下,我市创新活力和创新潜能得到激发,创新成果不断涌现,创新成效影响力加大。

综合来看,党的十八大以来,全市规上工业创新意识增强,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大,创新成果转化加快,研发投入成绩显著,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加强。我们将以合肥作为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契机,进一步深化创新体制改革,促进全市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,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!(资料来源:合肥市政府信息公开网-合肥市统计局)